养猪除虫|养殖除虫|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小小蜱虫危害大”

上海凯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8-11-13

导语:随着非洲猪瘟疫情的不断发展,很多养殖企业已经到了谈猪瘟色变的程度,很多人非常想知道非洲猪瘟的是怎么传播的,有没有预防传播的办法。

一、非洲猪瘟的症状和诊断

  一般感染潜伏期5~9天,或更短,临床实验感染则为2~5天,发病时体温升高至41度 ,约持续四天,直到死前四十八小时,体温开始下降为其特征。

  初时三至四日发热期间,猪只之食欲,显出极度脆弱,显示出极度的羸弱,尤其后肢更甚,脉搏动快,咳嗽,呼吸快约三分之一,显呼吸困难,浆液或粘液脓性结膜炎,有些毒株会引起带血之下痢,呕吐,血液变化似猪瘟,体温升高时发生白血球性贫血,往往发热后第七天死亡,或症状出现仅一、二天便死亡。

发现疑似猪瘟病例,及时向兽医部门汇报

二、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

  由于非洲猪瘟病毒生存性能很强,在血液、粪便和组织中可长期存活,冻肉中存活数年乃至数十年,未熟肉、腌肉、泔水、下脚料中可长时间存活。多以导致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十分广泛。

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通过钝缘软蜱(一种媒介昆虫)叮咬传播。

2.通过引入活猪及相关产品传入。

3.国际往来携带未经高温处理的猪肉制品和国际航班、轮船和火车的餐余垃圾传入。(1957年和2007年分别发生于葡萄牙和格鲁吉亚的非洲猪瘟疫情,均由国际航班或者轮船产生的废弃泔水,直接饲喂生猪而引起。)

4.边境地区家猪、野猪接触传播。

钝缘软蜱111.jpg

三、非洲猪瘟的防治办法

  目前由于没有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和对症药物,非洲猪瘟只能从防御角度出发,切断感染病毒的途径。

1.加强科学养殖:欧洲防控经验表明,非洲猪瘟疫情主要发生在动物安全水平较低动物环境较差的散养户和小规模养殖场,对于有设施条件的养殖场,应尽量做到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杜绝用未经高温消毒处理的泔水、食物残羹直接饲喂生猪,多项研究表明,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泔水是非洲猪瘟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2.加强动物安全和动物环境管理:非洲猪瘟对环境耐受力非常强,可长期在自然条件下以及血液、粪便等污染的猪圈中保持感染力,因此严格执行清洁消毒措施十分重要,从养殖净水舍栏消毒等方面出发,改善动物环境,切断感染源。

3.加强有害生物防治管理:切断蜱虫等有害昆虫传播媒介。某些种类的蜱虫特别是钝缘软蜱是非洲猪瘟传播的生物媒介,吸血昆虫能够将病原从一个场带到另一个场,因此建议猪场定期组织消杀病虫。

4.其他应急措施:不要从外面引猪种购猪,不要从外买肉和肉制品入场,减少人员出入,少参会、少出差、少聚餐,出差人员返场要隔离1—2天,控制车辆物料入场,谢绝推销人员进场,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送检、上报,密切关注邻近地区和周边猪场疫情状况,可以将防控级别提升至高水平。

小结:非洲猪瘟与钝缘软蜱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但是蜱虫并不是**途径,在非洲猪瘟防治工作中宜采取多手段相结合来治理非洲猪瘟。非洲猪瘟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掌握了非洲猪瘟的发病原理、传播途径、典型症状,就能够有效防治。


(部分内容来自桃源融媒及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